1)第143章 援自北出赵军伏_149_从长平之战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要打,可又不能太过,把点直接给破了,那自然更是不行的。未尽全力,还不能让被攻者看出破绽来,这才是最难的地方。

  这也是赵括不将此战交给赵韦的缘故。就以赵韦的本事,若是不破秦寨,那才怪了。秦军将领势必起疑。

  因此赵括选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裨将前去攻打这个壁垒。

  依然是因为如此,赵军裨将的临阵分兵,不是自己自信心的爆棚的错误决断,而是赵括反复的交代——此战目标不在攻破秦军营寨,而在于将秦军打疼,以使秦将迅速向他的上级求援。

  “点”已经围了,援也已经求了。

  接下来便是要“打援”了,而这其中关键便是zha这援军从何而来的问题了。

  赵括手中的兵力有限,能用的精锐之兵更是只有这区区五六万人,中军还得留下两万以备不时之需,所以,赵括所能出动的兵力的极限便是四万人。

  这样导致了围点的一万精锐,在将秦军唬住之后,便要迅速回撤,并且急行向北,参与到接下来的打援之中去。

  同样的,也是因兵力的短缺,赵括必须准确判断出援军的来处,这才能以这四万人马围歼来援的秦军。

  那么,秦军会从哪里调兵呢?

  若论远近,自然是东面另外一座堡垒之兵和壁垒之军距离所围之点最近,可胡伤敢动吗?

  显然不敢。胡伤所部总计也就四万人马,若是赵军果然主力来攻,壁垒才是最为紧要的,胡伤得到消息首先要想的不是前去解围,而应该是固守壁垒,防止赵军突围。自然不可能抽出兵力前去解围。

  若是东面之军不足以解围,胡伤势必向他路之军求援。

  而能救他的,或者说能够尽快进行救援的只有北面!

  南面兵力只有五万,自保有余而增援他路不足。且其兵力多为河内郡临时征招的守城之卒,战力较之一般的秦军还要差上一些。若是抽调一万兵力增援,则恐不足以解围,若是抽调两万兵力,则南面自身兵力将严重不足。

  西面那是白起的主营所在,自然是有足够的兵力前来救援,但那是西面,想要来增援,就要横跨赵军整个防御地区,等他们来了,黄花菜都凉了。

  当然,有一个办法是从南面调两万并增援东面,再从西面调集兵力补充到南面。

  只是,想要完成这样的操作,不仅对秦军的配合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,稍不注意就会给赵军以各个击破的破绽。

  当然最重要的是,斥候保信到西面的时间,便足够北面的大军赶到东面解围了。

  那么北面的秦军,有能力解围吗?

 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,王龁与嬴摎所部本就是整个秦军战力之最,即便与赵军大战之后,依然有着六七万的主力大军,再加上王骑攻下壁垒后带去的五万大军,如今的北面聚集着一十一万多兵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