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712章做好持久战准备_从长平之战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具体来看,这次的战役,除了现在已经投入在颍川前线的十万大军之外,剩下的大军大致将分作三批投入战斗。

  第一批援军是来自上党、中山和代郡三个郡。

  其中,上党郡作为备战前线,有着8万战兵和3万屯田兵,

  而中山郡因为百里石长城防线的存在,也有2万战兵外加1万屯田兵;

  至于代郡,因为九原郡已经归附,只有2万屯田兵;

  共计,16万大军,战兵10万借,屯田兵4万。

  而这16万大军中,上党郡空仓岭方向留下4万,其余12万大军,全部开往颍川前线。

  其中作为粮道支点的洛城,驻战兵4万;余者全数开入颍川前线的新郑城内。

  这一批的援军,目标只有一个,在秦军发起进攻前抵达前线,充实前线的战力。

  第二批援军,则是来自邯郸、河间、蓟北、淮泗河东郡,共计五个郡。

  其中邯郸作为都城所在,有着足足5万精锐大军,还有赵韦所率的三千重骑兵;

  东郡和淮泗郡,因为面临魏国和齐国的压力,分别有着5万和4万大军。

  至于河间郡和蓟北郡,则分别有着2万大军;

  总计也就是18万大军,战兵12万,屯田兵6万。

  这18万大军,

  并没有全数开出。

  位于邯郸的5万精锐部队只派出了两万人马,剩下的三万大军将等待吕不韦新征的部队,以保证第三批的部队仍有战力。

  同时,在东郡和淮泗郡,还要留下5万大军,以保证对齐国和魏国的军事压力。

  换言之,第二批派出的队伍将在10万上下。

  这批援军的目标也很明确,根据秦军的进攻节奏,适时地分兵对新郑和洛城进行增援,以顶住秦军第一波的最为疯狂的进攻。

  显然,这第二批的增援至关重要。

  而为了保证第二批的战斗力,赵括不仅派出了赵韦的重骑兵,更是让李牧亲自挂帅,以保证这10万大军能有足够的机动性与灵活性。

  最后,也就是第三批的支援,则是由邯郸的三万大军和吕不韦征集的八万大军组成。

  不用说,这第三批的援军,就是要在秦军完成第一波的进攻后,赵军展开反击之用的。

  而这也将是赵括给予秦军的最后一击。

  从整体的军事部署上来看,加上吕不韦所征集的八万大军在内,为了此战,赵国方面将动用五十二万大军。

  即便不算固守在上党空仓岭方向上的4万大军,也不算东郡和淮泗郡的五万大军,仅仅是颍川郡内,赵国投入的军队也将超过四十三万了。

  这个恐怖的数字实际已经接近甚至是超过了长平之战了。

  五十多万大军,这无疑是对赵国综合国力的又一次巨大的考验。

  好在的是,如今的赵国早已今非昔比。

  两年多积累,早已经重新将赵国满地的粮仓填满,民间富足的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