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一章 蜀汉隐忧_这个魏延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定辅佐刘备,那就要将他的短板补足,反正魏延对于征伐一事,是七窍通了六窍,一窍不通。

  他已经计划好了,先在后方做好后勤工作,然后再学习领兵作战之策,毕竟在大佬中间混可以,但不能真的菜,万一有一天被拎了出来,没几下子,那不尴尬了么。

  所以,不要当南郭先生,要学学曾毅。

  ……

  当天晚上,魏延一行回到临湘城,在同魏则讨论练兵事宜后,叮嘱魏则,自己要是过年没回来,别忘了领兵去革新镇一趟,协助镇上百姓们铺路。

  第二天

  魏延又去面见韩玄,将革新镇的近况做个简易的汇报,同时继续向郡府打下欠条,借一些粮秣运过去应急。

  就算革新镇拥有种田神器,那不最快也得秋收才能产出,这几个月的时间,魏延总不可能让百姓们去喝西北风吧。

  而对于借粮一事,韩玄也没为难魏延,直接就批准了,毕竟今年还算得上风条雨顺,粮食产出也挺充足,加之刘备最近没有用兵的意思,府库粮秣还算充足。

  与其放在府库生虫,不如做個顺水人情,先借给魏延使用,毕竟在整个长沙,谁人不知魏延还养了几千流民。

  借到粮食后,魏延看韩玄越发的顺眼,幸好自己来了,不然让前身那个莽夫将韩玄杀了,岂不是暴殄天物。

  辞别前,魏延曾多次阐述,在大世之争人口的重要性,所以请求韩玄,多派官吏到长江两岸,或者是扬州等地去救济难民,只要有愿意来长沙的,郡府如果不想收,可以先行垫资,将他们带回来自己安置,待明年秋收之际在一同还回来。

  对魏延的请求,韩玄有点懵,他不知道魏延发什么疯,从一年前开始,突然性情大变,不喜兵事,偏偏对流民非常上心,真是奇了怪了。

  最后,韩玄还是答应了魏延的请求,一来他不是绝情之人,也不忍见百姓曝尸荒野;二来他收到消息,听说刘备与诸葛亮二人,非常欣赏魏延,说不定自己以后还会在他手底下谋事,所以,先买个人情也不碍事。

  辞别韩玄,魏延直接离开太守府,先遣人给诸葛亮送去信件,表明有重要的事要汇报,自己不久将前往临蒸,同时,也希望主公刘备也能在场。

  信件发出后,魏延并未立即启程,而是先购买一批铁矿石,以及一些松木等物资,同韩玄借来的粮秣一起,拜托魏则领兵跑一趟,把物资安全送达革新镇。

  毕竟鬼知道哪座山头上,盘踞着一窝土匪,万一物资被截了,他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。

  至于铁矿和木料,这些都是宋星拜托他购买的。

  宋星见钢的价格如此高昂,为了减轻魏延的财政压力,所以就想和铁匠们试试,看能不能改良冶铁技术,提升钢的产量。

  对于宋星的科研精神,魏延当然举双手赞成,同时也将生铁,熟铁和钢之间的关系告诉了宋星,希望能对他的科研之路,起些帮助。

  ……

  发出信件的十日后,魏延接到诸葛亮的回信,同意他领兵前来临蒸,并转告他,他会写信让刘备来一趟临蒸。

  接到回信的魏延,便不在长沙多做停留,点齐二十亲卫,携带几十捆竹简,便踏上前往临蒸的路。

  至于信中所说可以领兵,魏延他才懒得带呢,先不说训练,就单单步军的行军速度,就打消了魏延的念头。

  他还想快去快回,早点回来过年呢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