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五十六章 被打击的江南士绅_家父朱重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斗争中都受到了牵连。

  一晃快十年没有大桉发生,有些人以为皇帝老了,却不知快死的老虎更加凶狠骇人。

  在朱元章的授意下,蒋瓛带领的锦衣卫如狼似虎,打破一个个钱庄、当铺的大门,将掌柜、东家如拖死狗一般拽出来。

  派出大量的账房文书清理账目,由于这些钱庄几乎都是按照100%的年息经营,锦衣卫对其进行各种抄没。

  一时间,江南士绅阶层损失惨重,暗中投资入股的官吏、勋贵、损失惨重。

  唯一欣喜若狂的群体,便是借了高利贷的底层百姓,和那些被钱庄害的家破人亡的人了。

  到应天府递状子、打官司的如过江之鲫,数不胜数。喧闹声,嚎哭声不绝于路。

  应天府衙门不远处,做富商打扮的朱元章,望着密密麻麻排着长队的告状人群,心中一片茫然。

  大明开国都快三十年了,怎么还会有这么多蒙受冤屈的人?

  “老二,这天下,真有这么多人,受高利贷之害吗?”

  朱爽道:“底层百姓家无余财,生活困顿,一遇灾荒,便有挨饿之嫌,便忍不住去借贷。却不知,不借,只是做一时的乞丐。借了,却要一世为奴为婢了!”

  朱元章叹道:“百姓生活困苦,确实太难了。你将来,一定要善待他们。”

  朱爽道:“父皇放心,儿臣一直以民为本,在西安府时,便大力提高矿工薪水,努力让更多人过的更好。”

  朱元章心道,“我便是看你对百姓好,才给你机会的。”

  旋即叹道:“百姓愚昧,不懂你说的道理,命官员教化可好?”

  朱爽心道:“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啊!”

  所谓经济基础,决定上层建筑,这种事真不是思想觉悟上来就能解决的。

  似曾国藩那般号称圣人的存在,年轻时也曾陷入高利贷的陷阱中,痛苦不堪。

  话说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第三次参加会试,终于成功中第。

  然而三次科考花了上千两银子,这在当时并不是个小数目,家里人为了支持他已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。

  所有的亲戚为了曾国藩的科举都节衣缩食,指望他高中进士能给自己一些帮助。

  是以当时的曾国藩非常贫困,连盘缠都没有,在翰林院实习三年间,没回过一次家。

  实习期间没有俸禄,曾国藩无奈之下,只好向钱庄借贷,数额越滚越大。

  因为没有钱财打点,实习期满后的曾国藩未能被引荐给皇上,获得外放。钱庄还以为他得罪了什么人,就时常来催债,甚至在京城大肆宣扬“曾国藩就是个不守信用的人”,令其名誉受损,痛苦不堪。

  向钱庄一再保证的曾国藩,见他们始终不信,也就不再理会了。

  反正他是进士,将来的朝廷命官,钱庄也不能真把他怎么样,索性专心读书。

  好在吏部晾了他大半年后,见实在榨不出油水,还是将其推荐给了道光皇帝,这才有机会还清借款。

  遇上这种事,“圣人”还不起高利贷,也得遭受各种骚扰,何况普通百姓啊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