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一十六章 挺身而出李景隆_家父朱重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及心狠手辣,我家将军远远不如啊!”

  “外臣,定将陛下的旨意带到!”

  初步意向达成后,朱元章便命山口一夫退下了,旋即问一众大臣,哪个愿意担任使节,去日本颁发圣旨,赐下金印。

  闻听日本国主,要当场“蒸杀”倭寇,甚至有可能给倭寇头目处以“剥皮实草”的极刑,礼部的一众官员,全都吓得不敢站出来。

  其他各部门、衙署的官吏,也不愿远涉重洋去日本宣旨。

  一众勋贵武将倒是多数不怕这个,可不知皇上是否愿意派武将担任使节,是以一时半晌,竟无一人出来应下差事。

  御座上的朱元章见状,神色不悦。

  李景隆瞧的真切,心里道:“这下好,不仅能讨太子欢心,连舅爷也会满意啊!”

  站出拱手道:“臣,李景隆,愿往日本!”

  朱元章见状,果然大喜,笑着道:“好,就命曹国公李景隆为正使,着水师派官船护送,前往日本宣旨!”

  李景隆当即跪倒,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,“臣,必不负圣上所托!”

  随后,又处理一些稍重要的政事,便退朝了。

  下朝之后,李景隆求见。

  朱爽命他到文华殿,各自落座后,道:“九江,能挺身而出,不避艰险,远涉重洋,本宫甚是欣慰啊!”

  李景隆呵呵一笑,“臣之所以如此,非是为了自己,而是记得二叔,一直有平日本之念,故而请缨,为王前驱啊!”

  朱爽道:“哦,九江这么说,莫不是心中,已有计较?”

  李景隆道:“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,还请二叔指正!”

  “说!”

  “臣是这样打算的,到了日本颁下圣旨、赐了金印后,那什么征夷大将军,必然是要请小侄吃饭的,我便在吃饭的时候说,想投些银子开矿,让他卖我一些土地。”

  朱爽笑道:“想法不错,可你知道那石见银山,在哪吗?”

  李景隆摇头,“不知道啊!”

  朱爽便为其解说,石见银山的具体位置,在日本本州岛岛根县,距京都还是有些距离的。

  足利义满的室町幕府权力较弱,很那约束地方的大名。

  建议李景隆在向足利义满“买到”石见山的矿物开采权后,在到地方与当地的大名谈。

  对于具体结果,也不用太在意。

  因为无论怎么约定,人家将来都是不认账的!

  在原本的历史上,石见银山早在1309年便有采银的纪录。

  不过,要到1526年,才开掘出大的银矿脉。随后,靠着从海外学来的精炼技术灰吹法,才令银子产量大幅提升。

  那时日本极盛时银子年产量年为200吨,石见银矿就有三十八吨,超过百万两。

  而见到石见银山产量上升后,四周的大名为此爆发多次战争。

  直到三十年后毛利家胜出,才告一段落。

  可以说,这石见银山就是令日本局部动乱的一颗雷,也是大明进攻日本的一个极佳的借口。

  前提就是,李景隆一定要从足利义满和石见山所在区域的大名手中,获得正式的矿产开采权。

  听朱爽详细解释后,李景隆越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机灵了,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。

  “殿下,那臣便先去准备了?”

  朱爽点点头,道:“去吧,对了,把邓铎也带过去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