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节 讨伐齐国_春秋之晋国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清城会盟中,我们所熟悉的有两个国家没有参加会议,一个是蔡国,一个是齐国。作为中原霸主,晋国当然得追究这两个国家的责任。

  蔡国是很想参加会议,但不敢。因为蔡国一直在楚国的压制下。蔡国人是不敢得罪楚国的,那他就敢得罪晋国吗?当然不敢得罪。那两头受气怎么办?那就采取一种叫“不得已”的办法吧。

  所谓不得已的办法,就是蔡国不象鲁国、卫国、郑国那样主动去向晋国示好,当然也不主动去向楚国示好,解决国家危局就一个“躺平”政策!

  “我是被人家打得受不了了,才被迫投降人家。”蔡国就一个谁来投降谁的政策。

  于是,郤缺率领的联军兵围蔡国,蔡国根本不需要抵抗,反而是眼巴巴等着被晋国蹂躏一番,然后开城投降!史料记载,蔡被迫与晋签订城下之盟。

  对蔡国来讲,我是被迫与晋国好的,你楚国老大不要有意见喽。

  如果你楚国有意见,那也来打我一下啊,你打我,我才有理由投降你啊。那你晋国老大就不要有意见喽。

  谁叫咱蔡国弱小哇。唉,这年头,不励精图治力求国家强盛,反而以弱小为荣,这也真是奇葩一朵了。

  这便是那个时候的弱国,在大国争霸中无奈求生存的一种方式。采取这样生存策略的诸侯还包括陈国、郑国等。

  至少,现在蔡国也服了,赵盾当然很得意。短短两年工夫,他就把前些年晋国因内乱而失去的中原诸侯都重新收归回队了。

  但还有一个国家,那便是齐国,这个得费点脑筋了。

  其实摆在晋国面前是两个问题,涉及到三个主体对象,一个是周王室,一个是齐国,一个是鲁国。

  所有的一切,都是源于齐国国君齐昭公去世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。公元前613年5月,齐国国君齐昭公薨了,然后齐国发生了内乱。齐昭公的亲兄弟姜商人弑杀了刚继位为齐国国君的大侄子姬舍,自立为国君,这便是齐懿公。

  姬舍的母亲是鲁国人子叔姬,本来已经成为国君太后了,现在儿子居然被杀了,其下场会如何可想而知。娘家鲁国人当然要关心了,于是要求齐国人将子叔姬还给鲁国。

  齐懿公哪里肯同意?再加上为转移国内矛盾,齐国干脆就挑起了与鲁国的战端。这一次,齐国不但侵入鲁国,还顺便攻打了与鲁国交好的曹国。

  鲁国又气又急,但无可奈何,只好求援。

  鲁国先是找了周天子要求主持公道,当时天子周顷王是高度重视,于是派人来调解。结果齐懿公火大了,干脆将王室使者单伯给抓了,齐国与王室正式交恶。

  赵盾坐不住了,此时的晋国国君晋灵公虽然已经有所长大,但晋国国内军政大事仍旧是赵盾说了算。其他的事可以暂时不管,但事关周王室的事,赵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