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7节 赵穿为质_春秋之晋国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赵盾这一次向郑国派出的人质是两个人,一个是自己的堂兄弟,晋国先君晋襄公的女婿赵穿。另一个人也是晋国公室的一位女婿,史料未载明他是哪个家族的,只知道他的名是池,所以记录为公婿池。

  但有人认为公婿池是晋灵公的女婿,这个笔者要产生怀疑了,因为当时是晋灵公即位才第10年,晋灵公4岁即位,过了10年,无非是14岁而已,哪来女婿?

  好在这个公婿池在春秋历史上也就昙花一现,我们也就不必计较了。

  代表晋国出使郑国的是大夫巩朔。好了,这里又出现一个新的家族了,巩氏家族,我们得讲讲。

  晋国的巩氏家族源于天子姬姓。曾经有一个叫巩国的内诸侯,伯爵,其后裔以国为氏,这便是巩氏的渊源之一。

  巩氏后来有一支流落到了晋国,凭着高贵的出身,在晋国站稳了脚跟。到晋灵公时,已经形成了一个巩氏家族。此时的族长是巩朔,晋国大夫。

  这里再讲讲人质的概念。在现代社会,沦为人质是一件很悲催的事,往往是一个人或若干人被坏蛋分子给劫持了,用于坏蛋要胁有关当事人或者有关部门获得一些利益。

 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,人质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的。当时的人质一般都是国君之子,所以当时也叫“质子”。

  质子往往是诸侯国之间结盟所用,表示互相信任,双方互派质子至对方国家的都城。虽然身份地位很高,但一旦沦为人质,那自由权受到很大的限制,可以说基本没有自由权,不能轻易离开所质之间。

  所以,被选作当质子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要求这个质子为国家作出必要的牺牲,也是质子为国家立功的表现。这一次赵盾之所以让赵穿去郑国当人质,目的就是为了让赵穿立功。

  之所以让赵穿立功,是因为赵氏家族此时的势力极其强大。而赵穿虽然已经多次在春秋江湖露脸了,但他总表现出把事情搞砸的那种。比如在河曲之战时,就是这个赵穿违反军令,自己率部主动出击晋军,结果将臾骈的疲秦之计给搞砸了。

  在臾骈提出连夜攻击秦军以防秦军逃窜的方案时,又是这个赵穿,伙同当时的下军佐胥甲,打着做人要光明正大的口号,将传令官堵在中军帐门口,结果失去了攻击秦军的最佳机会。

  赵盾不是不知道,河曲之战晋军未能取胜,直接原因就在于赵穿与胥甲,难道不需要追究责任么?当然要追究!但赵穿那可是自己的堂兄弟啊,而且对自己又是无比的忠心,是自己最重要最可靠的倚重力量之一,又是晋国公室女婿,他怎么也下不了手去处罚赵穿。

  赵盾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的。他认为,如果让赵穿能够为晋国立下大功一件,那便可以将功抵过。只要赵穿的这个历史污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