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6章 币制改革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56章币制改革

  银子可以被替代,那李朝生就可以直接发行纸币一步到位了吗?

  答案是否定的。

  在李朝生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商务部马腾云提出了二个否定的观点。

  第一,蓝田太小了,蓝田内发行纸币,全国并不通用,那时蓝田人出了蓝田不带银子,带一摞纸票子什么也买不到,就失去了货币最重要的属性流通性。

 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老百姓用了上千年银子了,你突然给换成纸票子了,老百姓肯定不会接受的,强行推行,事倍功半,甚至会产生民愤之类的情绪。

  而且这一情况可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有真实案例的,那就是朱元璋曾经强行发布过大明洪武宝钞,结果呢,怎么形容呢,下场还不如金圆券。

  现在成堆成堆的堆在大明皇宫仓库里当废品呢。

  没办法百姓们的生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,而且朱元璋这活干的糙了点,推行洪武宝钞不假,可是他推行的时候是强行推行,强行到什么程度呢?

  第一没有实行准备金制度,也就是这宝钞发行完了之后,按正常来说百姓可以拿着宝钞到钱庄或者类似银行的机构,用宝钞兑换上面标注的实物银子。

  但是老朱没这么干,只有发行没有回收,而且无节制的发行,那稍微有点经济学知识的都知道,最后肯定玩崩了,因为大明压根就没有这么多钱兑换给老百姓,老百姓也没产出这么多的产值。

  下场就跟金圆券一样,有人可能不知道金圆券是啥,这个不太好解释,因为涉及到了一段敏感时期,不过大家可以类比一下津巴布韦币,类似扛一麻袋钱去买一卷手纸那种情况。

  正因为如此,大明洪武宝钞最后就是一个大个的笑话,有了这前车之鉴,李朝生想要一步到位的把蓝田通用的货币换成纸币,阻力不是一般的大,闹不好会对蓝田政府的公信力都造成危害,这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
  为此李朝生放弃了使用纸币的想法,最起码短时间内不准备用纸币了。

  那不用纸币用什么呢?

  李朝生的想法依旧是用银子,不过这银子的用法需要稍微改变一下,李朝生的想法是铸造银币。

  类似于民国的那种袁大头。

  李朝生的方案是,统一制造蓝田银币,银币应该是混合金属,每一枚的价值为一两银子,但是其中银含量只有十四钱,其余用合金补足。

  这么做有两点好处,第一每做一枚银元,蓝田政府就能挣到二钱银子,每一枚挣二钱,这挣钱速度比抢钱都快。

  其次以蓝田冶金技术,制作的合金可以帮助蓝田银币多一层防伪手段,要知道任何一种货币的最大敌人就是假币了,因此李朝生先用合金这个技术提高制造假币的仿制手段,而且这还是第一步,接下来李朝生会让蓝田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