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51章 那个人_大唐龙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帝师、传世护国公,尽管这两个仅仅只是一个名号,但是,凭着这个名号,冷锋几乎就能跟李世民一样在大唐横着走了。

  永安年开始,但是贞观朝的老臣们并没有消弭在时间流逝中,而是在各自的领域坚持着发光发热。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书到底出版了,一时间文坛为之轰动,凭借这一次的影响,考古学在大唐站稳了脚跟。尉迟恭等人固然退休了,但是他们偶尔还是会到武院过过瘾。武院教导的只是知识,但是缺少足够的论证,有这些老将军的经历作为对照,学生们更能体会到兵法的妙处。

  因为这些,贞观老臣非但没有变得默默无闻,辉煌反而盖过了在任的官员们,这让在任的官员们极度无奈。

  冷锋出来的这一路上,遇到的官员,都格外的热情,以亲自招待护国公为荣。富裕的还好一点,一些贫困的官员,砸锅卖铁都会全力接待他。

  如今顺利抵达高昌,冷锋不由得叹了一口气。

  看样子,以后真的不能随便出来了。

  住在城外缅怀之前的大战,这样的行为确实有点蠢。所以第二天,冷锋就在杜洋的劝说下进了城。整整一夜的护卫,好多军士都被冻的不轻。

  如今的高昌城,稍稍有些萧条。尽管这里是西域商道的重要据点,但是因为大食那边的战火,让商业受到了影响。

  城外的那块碑还在,记录着高昌之战的惨烈,虽然时间过去了五年,但是依旧有百姓自发的过来祭祀,碑前堆满了香烛纸灰。

  杜洋道:“其实,外族的百姓,也是很好管理的。只要我们这些当官的,不过分逼迫他们,他们不会在意是不是被汉人统治。高昌这里,百姓们已经非常相信官府了,故此,他们也体谅当初高昌之战,官府让他们撤离的苦衷,也感谢这些守卫了高昌的战士。”

  看着几个烧纸祭祀的外族百姓,冷锋不由得点了点头。

  大唐从来没有抗拒外族,或者说,中原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强大的包容力。不管是哪里的平民,只要服从管理,大唐官府从来不会过分的煎迫他们。当然了,像高丽那样表面服从实际上还有叛乱之心的,或者岛国上带着原罪的那种种族,则另当别论了。

  或许是因为师父的影响,李承乾也很讨厌倭国人,甚至一度否决了军方发兵倭国、攻略其地的想法。倭国这个地方,对大唐来说,实在是有点鸡肋。它唯一的优点,大概就是岛上富含火山产物和金银矿物了。但是这些,对大唐来说并不是必需的。用不着攻略下来,只要东海舰队的舰船开到倭国门口,需要什么东西,只要开口就好了。

  不管新罗百济倭国三国哪一个笑到最后,都逃不掉成为矿奴的命运。

  亲眼见到高昌对外族的教化,对冷锋的触动很大,于是他决定再走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w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